今年八月,乌克兰的民心跌入谷底。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史无前例地滑落到不足19%,创下了五年来的最低记录。这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它预示着一场正在基辅政坛深处酝酿的风暴。
风暴的中心,是一位曾经的明星外交官——德米特里·库列巴。就在政府信任度崩盘之际,他突然离境的消息引爆了舆论。尽管官方迅速声明他只是公务出差,并计划于9月20日返回,但质疑的声浪早已无法平息。
库列巴的离开发出了一声刺耳的警报。这背后,是乌克兰高层权力结构的剧烈重组,是反腐承诺的摇摇欲坠,也是对不同声音日益收紧的控制。这个国家在抵御外敌的同时,一场深刻的内部危机正悄然上演。
乌克兰的权力天平,正在发生肉眼可见的倾斜。所有的权力,似乎都在向总统办公室这个核心机构加速集中,而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里·叶尔马克,正是这个权力漩涡的中心。
他被外界普遍视为乌克兰政坛的“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总统泽连斯基。作为总统最信赖的“左膀右臂”,叶尔马克与泽连斯基合作无间,他主导的人事调整几乎重塑了整个政府高层。
库列巴的离去,正是这场权力重组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自2020年3月起,库列巴就担任外长一职,他以流利的英语和强硬的立场著称,是基辅与西方世界沟通的最主要窗口,为乌克兰争取了无数军援和经济支持。
然而,到了2024年中期,他和叶尔马克之间的矛盾再也无法掩盖。两人在外交事务的主导权上冲突不断。据信,泽连斯基本人更倾向于让自己的办公室直接掌管所有与西方的高级别沟通,这无疑削弱了传统外交部门的地位。
矛盾在9月彻底爆发。有消息称,库列巴的辞职,源于他与叶尔马克之间的一场“激烈争吵”。9月3日,媒体首次曝出他可能被解职,第二天,他的辞呈就递交到了议会。
这场高层权力的洗牌远未结束。仅在今年五月至八月期间,乌克兰政府就有至少12名部长级高官被撤换或辞职。
库列巴离任后,接替他外长之位的,正是叶尔马克的前助手安德里·瑟比加。这一任命,让权力集中的趋势更加不言而喻。
伴随高层动荡的,是国家战略的悄然转向。乌克兰的政策重心,已明显从全面反攻转向“巩固现有防线、寻求外交突破”。
泽连斯基在七月的一次讲话中甚至直言,外交途径才是解决冲突的“现实选择”。这被广泛解读为,基辅高层对战争的长期预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调整。
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下,反腐本应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承诺,但如今,它却成了乌克兰政府最受诟病的一环。国际社会的耐心正在耗尽,国内民众的信任也在流失。
最近半年,乌克兰的反腐败指数断崖式下滑了17%,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欧盟委员会直截了当地指出,乌克兰在加强反腐机构独立性方面“不尽如人意”。这种失望情绪直接影响了部分欧盟援助项目的审批进度。
美国国务院和世界银行也多次发出警告,敦促基辅必须“恢复反腐信心”。国际社会的压力,源于一系列令人不安的事件。
乌克兰的反腐机构曾着手调查一名与总统泽连斯基关系密切的商人,这本是其独立履职的体现。然而,紧接着,政府方面就试图推动一项法案修订,意图限制反腐机构的权限。
这一举动如同点燃了火药桶。欧盟和美国立即提出严厉批评,欧盟驻乌克兰大使馆更是强调,“乌克兰需确保反腐败机构免受政治干扰”。
在国内,民众的愤怒被彻底激发。在基辅、敖德萨、哈尔科夫等主要城市,数万民众走上街头,他们高呼口号,要求政府停止干预,保障反腐机构的独立调查权。
面对国内外排山倒海的压力,乌克兰议会最终被迫撤回了那份备受争议的法案草案。但这一事件造成的伤害已经无法挽回。
它严重侵蚀了民众对高层反腐意愿的信任。一份民调显示,高达68%的乌克兰人认为,“政府高层对反腐表现不力”。
这场政治风暴的最新升级,是一项极具争议的出境禁令。今年9月3日,乌克兰政府通过一项决议,禁止特定级别的前外交官离境。这一举措,被广泛视为压制异见、控制信息外流的手段。
库列巴恰好在禁令生效前离开了乌克兰。他对此毫不讳言,用一种悲愤的语气说道:“我从未想过,会像夜里的贼一样逃离自己的国家。”
他直指,泽连斯基及其身边人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害怕我们说出与政府路线不一致的意见”。库列巴估计,至少有二十多名前高官受到了这项禁令的影响。
欧洲媒体普遍认为,基辅此举,意在“遏制异见声音流向国际舆论场”。库列巴的指控则更为尖锐,他批评泽连斯基团队“沿袭苏联时期思维”,将所有持不同意见者都视为“潜在间谍”,这是一种“极为不合理”的做法。
乌克兰反腐败机构的一位领导人也证实,近年来,政界“对异见声音的容忍度明显下降”。一些前政府高官抱怨,出境受限让他们无法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这实际上削弱了乌克兰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这项禁令引发了法律界的担忧。乌克兰律师协会表示,该禁令的“实施细则与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人权专员办公室也公开发声,呼吁政府必须“在国家安全与公民自由之间寻求平衡”,防止权力被滥用。
国际社会的目光也聚焦于此。美国国务院已经发出警告,提醒乌克兰“内部分裂会削弱对外抗争能力”。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也表示,将“密切观察乌克兰高层人事变动”。国际援助国对于乌克兰政治稳定性的信心,无疑正在经受严峻考验。
战时的乌克兰,正面临着双重战场的考验。一个是在前线抵御侵略,另一个则是在内部应对复杂的权力斗争、信任危机和民主治理的挑战。
高层的频繁变动、对反腐承诺的动摇以及对不同声音的压制,正在消耗着这个国家宝贵的资源和国际信誉。
如何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公民自由之间找到那个脆弱的平衡点,如何重建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桥梁,将是决定乌克兰未来走向的关键。这场内部的风暴,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前线的炮火。
和兴网配资-线上杠杆炒股-股票配资盘-线上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