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田径世锦赛的男子110米栏半决赛中,中国三位选手陈圆将、徐卓一、刘俊茜全部止步,无缘决赛。
他们与决赛的差距,最直观的体现就在成绩上:晋级决赛需要跑进13秒22左右,而中国选手的个人最佳成绩恰好卡在这个门槛上下,想要稳定晋级,必须持续跑进13秒20。
赛后混合采访区内,徐卓一和刘俊茜的泪水,为中国队本次世锦赛之旅画上了句号。
这是中国男子110米栏时隔14年,再次有三位选手同时跻身世锦赛半决赛,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11年由刘翔、史冬鹏和江帆共同实现。 但这一次,他们没能更进一步。
半决赛中,中国选手的状态明显不如预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
最先登场的是刘俊茜,他从第五道出发,前程稍显落后,后程更是连续出现打栏失误,节奏被严重打乱,还受到了同组日本选手摔倒的干扰,最终仅跑出13秒40,排名小组第五。
展开剩余77%随后出场的徐卓一在跨越最后一个栏架时后脚挂栏,导致步伐踉跄,节奏被打乱,最终以13秒34的成绩位列小组第六。
他赛后坦言:“我自己是起跑有问题,后面原本已经要追上去了,但还是太心急,出现打栏”。
表现相对最稳健的是陈圆将,他在第三组第6道出发,但攻栏动作也明显僵硬,最终跑出13秒32,位居小组第五,同样未能拿到决赛入场券。
三位选手都未能发挥出自己在预赛中的水平。 就在一天前,刘俊茜在预赛中刚刚跑出13秒23,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
徐卓一在预赛更是跑出13秒28,不仅大幅提升个人最佳,还爆冷击败了今年世界最好成绩(12秒87)保持者、美国名将廷奇。 陈圆将则在本赛季跑出过13秒18的个人最佳成绩。
从半决赛晋级成绩来看,竞争异常激烈。 除了整体实力最弱的第一组前两名晋级成绩为13秒27和13秒29外,其他小组成绩最差的晋级成绩也达到了13秒22。
这意味着中国选手要想进入大赛决赛,必须稳定具备13秒22左右的硬实力。
徐卓一的个人最佳成绩是13秒22,刘俊茜是13秒23,陈圆将虽然有过13秒18的表现,但并不稳定。
也就是说,即便三位选手发挥出个人最佳水平,也只是勉强达到晋级线,一旦遭遇状态波动或分组不利,出局便成为大概率事件。
陈圆将在赛后采访中印证了“硬实力不足”的问题:“大赛近几年的水平很明确,想进前八名,简单说就是要稳定跑进13秒20。
我虽然有过一次打开13秒20的成绩,但显然不够稳定,本质上还是自己的实力不够。 ”
徐卓一的分析更加直接:“三位中国队运动员的水平其实都是在决赛门槛上下徘徊,跑出13秒20左右的成绩就有可能闯进决赛,但遗憾的是还是没能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 ”他流着不甘的泪水说:“还是太心急了”、“就差那么一点点”。
刘俊茜则反思了自己的技术问题:“当时感觉挺放松的,但脑子里只想着使劲冲,没顾上技术动作,中途打了两个栏,掉速特别严重。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落泪。
与其他国家选手的对比更能说明问题。 美国选手廷奇虽然在本届世锦赛预赛爆冷输给徐卓一,但最终在决赛中以12秒99的成绩夺得冠军,实现了美国队在该项目的世锦赛四连冠。
甚至奥运冠军、美国名将霍洛威也在本次半决赛中意外折戟,仅跑出13秒52无缘决赛,这侧面证明了世界高水平选手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和不确定性。
中国队运动员上一次在世锦赛上进入该项目决赛是在2019年的多哈世锦赛,当时名将谢文骏在半决赛中跑出13秒22,决赛最终获得第五名。 如今,中国选手再次来到了这个门槛前。
本届世锦赛的经历,为三位年轻选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陈圆将直言,与世界顶尖选手相比,自己需要进步的地方“不是一点两点”,还需通过大量训练积累实力,弥补多方面的短板。
徐卓一则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明年我想着要像翔哥之前一样出去锻炼,一周一场比赛,总能把心态、经验磨练上去。 ”
这种国际化的参赛思路,可能是中国短跨项目未来需要坚持的方向。
三位选手的年龄是他们的最大资本:徐卓一22岁,刘俊茜21岁,陈圆将只有19岁。 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经验、提升实力。
发布于:广东省和兴网配资-线上杠杆炒股-股票配资盘-线上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